海狗湾小说网>都市青春>大唐暮云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秋后算账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兴元元年的七月,商星在暮色四合之时坠于天际的时令,关中平原开始迎来入秋的凉意。

    但德宗皇帝的心,热蓬蓬的。

    这位在外流亡了大半年,途中还死了最心爱的女儿的帝国天子,当看到李晟写着“臣已肃清宫禁,祇奉寝园,钟簴不移,庙貌如故”的报捷露布时,仿佛此前的种种坎坷与哀戚,都如烟云骤远。

    他终于可以回长安了!沦为亡国之君的惶恐,总算只是一场梦魇。

    整整十个月,从骤遇兵变、逃出长安的慌乱,到被困奉天、数临绝境的艰苦,从围城得解、反攻长安的期盼,到帝王术败、再度西幸的狼狈。毕竟,他还是赌对了一老一少两个人——李晟和皇甫珩。这两人,不论人品性情如何,至少,他们会带兵,是他们,从长安的东北和正南两个方向,长驱直入,帮自己夺回了大明宫。

    德宗还给了第三支队伍作了功臣的认定。这支队伍的捷报,几乎是与李大元帅收复长安的露布,同时送到梁州行在的。

    这支勇追穷寇的勋卒,是侄儿普王弄来的安西军。

    武功县武亭川一役,吐蕃驻军因突发军中疫情、无力阻截从长安逃出的朱泚叛军时,普王李谊与安西都护府录事参军事裴玄,率三千远征而来的安西军,并五百名由顿莫贺可汗遣出的回纥骑兵,从天而降,截杀骁将韩旻率领的五千名幽州军和泾原军余部。

    朱泚、王翃、李希倩虽逃过了武亭川,但因昔日的盟友,凤翔李楚琳和泾原田希鉴皆闭门不纳,最终在彭原西城屯,他们被追随的数十名亲兵斩杀,走投无路的韩旻加入了这一行动,将朱泚、王翃等人的首级送到泾州,作为反正唐廷的、将功赎罪的进献。

    刚一听到“安西军”三个字时,莫说德宗,就是李泌和陆贽,也吃惊不小。在梁州行在的御书房中,君臣三人很是沉默了一阵。

    德宗的内心当然是喜忧参半的。他不是一个脑满肠肥缺心眼的昏聩帝君,他很快意识到,李谊此举,长了朝廷的威风,却在某种程度上打了自己这个天家叔父的脸。这让他在陟罚臧否间,稍有犹豫。

    核心集团的文臣武将都知道,天子厌恶回纥人。大约正因为如此,面上粗憨耿直、其实很善于揣摩圣意的浑瑊,才没有亲自领军、出现在武亭川战场上。

    但普王做得这般彻底,又好像是为了荡平叛军这种大义凛然的目标,而不惜以自己的荣宠为代价似的。这番血性之举,仿佛堵住了那些斥责他一直来为了东宫之位而不择手段的人的嘴巴。

    并且,随着武亭川捷讯同时而来的,确实还有普王的请罪书。他为自己擅领安西骑兵而惶惶,请求天子削夺他的王号与实封食邑。

    李泌多么希望圣上就这般依了这个心机和能力都在太子之上的王爷罢,甚至最好远远地放逐他。

    他实在太危险了。

    但短暂的相对无言后,李泌终还是开口道“先头在礼泉挡住了李怀光,如今又在武亭川打得韩旻这样的幽州悍将仅以身免,陛下不论功行赏,反倒褫夺封号,只怕教悠悠之口疑惧不断呐。何况,普王殿下此番用以建得奇功的,是安西军,这支大唐的忠义之师归来中原,力战平叛,首领亲王却吃了贬斥,于情于理,实在都说不过去。”

    德宗瞧着李泌一脸斟酌之色,也知这位国之大贤珍视身份,就算素来对普王颇有微辞,也断不会故意出语揶揄讽刺,说些反话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