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肖宇通过角抵,教训了齐泽伍中的几人。这几人被打后反应却各不相同。肖宇曾经混过几天古惑仔,知道做事是否留有余地是大哥和小弟之间的最大差别(余地也只有大哥才有资格留出)。打完人,隔天肖宇就请牛长官出面请齐泽等几人到八大碗摆酒乔事,这就是所谓的先兵后礼。肖宇还弄不清楚这时代的处事规则,但是感觉对待自己这些半大小子的战友,只怕和前世混黑道的规矩差不多,“先礼后兵”一般会被认为软弱可欺,先暴打一顿再摸摸头,反倒会被认为是大哥风范,杀伐果断又留有余地。

    肖宇借着宴饮,一方面是表达歉意,却又借机扯到了最近有关他的谣言,声称造出这种无耻谣言的人,也不需要留着牙齿了,暗示日后角抵场上还会有些热闹。

    通过这场吃喝,肖宇发现似乎齐泽有意和他交好,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还订了以后回请再聚的日期。其他几人也算是接受了肖宇诚挚的歉意,只有齐泽伍中秦到却似乎还有些记仇,一顿饭吃的不情不愿,基本没有和肖宇对视过一眼。

    肖宇通过一场角抵,用鲜血警告了一些人,表示肖老大并不好惹,在营中恢复了几分威信。按照一般的战力对比,一个四级战士可以同时战胜2个三级,或者4个2级士兵的合击。肖宇瞬间击倒3人,1个准四级,2个3级,还犹有余力,表明他的徒手格斗战技差不多达到了5级甚至更高。肖宇感觉,那几拳打出后,可能大家处于口腔健康的考虑,针对他的流言明显消停了一些,但是他隐隐感觉,因为这流言来得没有因由,这事似乎并不会就此终结。

    经过连续几天的密集训练,在不同训练科目中和不同的小队战术演练中,肖宇慢慢找回了属于箫剑的战场灵性,也终于以新的面目融入了奋武营这个大集体。能够快速适应的最大的功臣当然还是苏菲婆,肖宇将大量的操练动作、变化和阵法分解成数据输入苏菲婆的模拟软件,并按照机器学习的步骤进行数据的学习,验证和测试。经过多种方式的验证,不停地改进建立的模型。在建立苏菲婆学习模型的时候,肖宇发现了一个问题,不说他前世所熟悉的那些机器学习,甚至连最基本的软件逻辑,在苏菲婆这台虚拟电脑上运行都并不完美。AI计算的三大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都是建立在二进制的硬件逻辑之上的。而人脑相对于真正的电脑,显然这种算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立在各类计算机(包括GPU和FPGA)算力上的算法,显然无法在苏菲婆上顺畅的运行。

    但是,人脑有自己的优势,以国际象棋的对弈为例子,超级计算机“深蓝”,采用了复杂的递归算法,耗费了庞大的硬件资源和能源,才能战胜一个象棋大师的头脑。实际上,AI的机器学习,需要巨大的数据量,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最有效率的算法,其终极目标就是能实现对人脑的模拟。而人脑相对电脑的优势,就是模糊运算的能力,而不是“0”和“1”的简单逻辑。所以,肖宇面临着针对人脑的特点,重新改写和建立算法,将人脑的计算特点发挥出来的工作。只有这个工作基本完成,苏菲婆才能真正成为肖宇在这个世界的依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临时的作弊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年营和前世的大学氛围有些相像。毕业班的学员们,除了上午半天例行的操演,和执行固定的兵营勤务,如岗哨、巡逻、清洁等任务外,还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去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些科目也被称为军中艺业,特别是一些甚至可以可以当成今后职业的技艺,比如木荻学习的马质,包含了相马、养马和驯马等一系列的技能,让他即使退伍,也可以在牧场或者贩卖马匹的商队获得一份收益不错的工作。还有军医学徒,虽然只是学习战场急救包扎处置和一些军中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例如对军队配给的成药,丸、散、水剂的对症使用等,但是退伍后,走街串巷,看个红伤白伤,头疼脑热还是可以混个温饱的。类似的还有辎重的统筹,账目的计算,也会是商业发达的夏国的紧缺人才。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在战场旗鼓通信、情报分析、战场刺探、战术配合和人员调度等科目方面深耕,以在军中的长期发展作为未来的事业。

    肖宇还没有想好将来的发展,目前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适应社会和寻找元魂使上面。有些余力,也在想办法将流落异界的日子过的更好一些,比如多弄点钱,实现喝花酒的自由。当然,只有有本领的人才能过的更好,所以,肖宇也想尽了办法,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将苏菲婆调教得更好,才能将自己唯一的优势放到最大。

    获取数据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肖宇记得军营有一间图书室,就在平时上课的那排平房的边缘。但是箫剑除了被抓差打扫,几乎没有进入过那间书室,只是大概记得,里面有一些课程的记录,类似课本的卷册,似乎还有一些其他的书籍。这些书籍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国家社会的知识,肖宇感觉,自己对于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实在是比较欠缺。

    令人失望的是,图书室里的书籍很少,靠着一面墙的,仅有的3个一人高的架子都没摆满。大部分还是一卷卷的竹简和木简。这里的木简比较粗旷,都是一巴掌宽,然后用麻线串连的。这些书基本上都是关于军事条令,兵法,军械,阵法等,还有就是军队训练和战斗的总结和重大赏罚的记录。

    使用毛笔书写,即使是一巴掌宽的木简也写不了几个字,所以这不过百十卷书籍和文档就摆满了3个书架,而且看起来前来查阅的兵士并不多。虽然每天有轮值的兵士打扫,但是很多木简上还是布满了灰尘。

    肖宇对于军事类的书籍倒是不急着,箫剑一脑袋塞爆的那些他都还没有疏通清楚。他感兴趣的其实是有关社会常识、法规和历史之类的书籍,有最好,但估计希望不大,都不知道有没有出现。但是单看木简上的书名条目,找了2个书架,却没有任何发现任何爱看的东西。在第3个书架,发现有一多半是魔神坛的典籍,这些典籍大部分是重复的,有用刀刻字的木简,也有用毛笔书写的木简,笔迹各不相同,看来是不同的人抄写的。肖宇突然想起,营中有一条轻微违反军规的处罚就是禁闭抄书,这是比打扫兵营那超大的茅厕,更让新兵们恐惧的惩罚之一,这些重复的书籍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魔神坛的书籍不少,肖宇记得魔神坛典籍通常分为魔经,魔典和魔传三类。他顺手拿起一本魔经,就在书架上解开皮绳,展开看了几片木简,结果...完全看不懂。这里的图书都是篆体字书写的,这些字分开肖宇倒是基本上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就完全不知所云了。大胆猜测一下,好像是有关世界构成的猜想或者说是关于物理、哲学之类的内容,行文晦涩,估计是因为内容艰深,连作者也很难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心中的想法。

    肖宇也不浪费时间,放下这卷魔经,再展开一卷魔典,魔典是关于魔神坛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典籍,这卷肖宇倒还能看懂,但是也有不小的障碍。肖宇之前所处的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快速学习能力是一项现代人,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那时肖宇的速度很快,在图书馆站立片刻就可以浏览完一本数百页的专业书籍,且能略知其大意。历史之类的书籍更是一小时就可以看完数万字。而这里的图书首先应该是大篆书写,是肖宇从没学过的复杂文字,只能靠箫剑的记忆勉强识别。箫剑虽然识字,却从没有过大量的经验,他一生看过的书籍可能不到一手之数。加上这些文字并没有标点符号加以断句,导致肖宇感觉这些书籍比他前世时看过的大部头英文工具书还要难以理解。在这点上,连苏菲婆都帮不上什么忙,最多只能是将书籍扫描记录,供自己慢慢琢磨,所谓能够为苏菲婆所用的数据,必须是自己能弄懂的东西,也就是说,苏菲婆说学习和处理的还是自己的记忆。所以,自己看懂的才是数据,看不懂的只是沙子,自己的工作就是沙里淘金。

    好在手上这册魔典记载的是面向信徒的规定和戒条,本身以口语白话为主,而不像其他那些书籍基本都是更简略书面的文言,需要大量翻译脑补,所以还不至于狗咬刺猬,无处下嘴。肖宇勉力翻看了几百字,逻辑复杂,烧脑程度很高,不亚于前世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方面的科普书籍。他略作休息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本魔神传。这本书肖宇有些记忆,都是一些有关魔神化身凡人游历各国的小故事。肖宇把这卷图书打开,翻看了片刻,发现这本书要比魔经和魔典都要容易理解,更加面向大众。所以他拿起这本书找了靠墙的一张桌案,开始正式。通常来讲,这里的图书是禁止外带的,所以,肖宇决定抄写一些文字回去练习速度,毕竟书非抄不能读也。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从熟练认字开始的,从这点来说,苏菲婆也帮不上什么忙,也许苏菲婆在输入了足够多的数据后,可以开始自己进行AI学习。

    肖宇从怀中取出一叠空白木牍,又找值班的兵士要了一支秃笔(注1)和半块残墨,一只充当砚台的陶碟,然后去廊檐下防火的水缸处取了水,化开墨汁开始抄书。抄书用的空白木简还是从粮篑里找到的,他还有一些记录了队伍训练情况的木简,可以刮擦、清洗后重复使用。肖宇在小学学习过毛笔的课程,所以勉强知道怎么使用毛笔。他强忍着认出一个篆体就抄写成简体字以加快书写速度的冲动,坚持一笔一划模仿着原书篆体字的复杂笔画,开始从头培养书写能力,同时明白了这年代学习的艰难程度。老实说,后世的简体字真是促进中国文化普及发展的最重要的发明。

    就在肖宇全神贯注的抄写书籍,并不断想办法提升书写速度的时候,外貌儒雅的魔师赵亮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正站在他身后默默地观察着他。从赵亮的角度,可以看到桌上摊开的魔神传和肖宇面前抄写的木简一角。赵亮仔细查看肖宇抄写的字迹,发现了抄写的字体很快由大变小,由生疏到流畅的过程,不由微微点头。随后,他发现肖宇在抄写过程中,不自觉的修改了2处,都是原来的抄录者的笔误,被肖宇按照语法关联,无意中修改过来。

    肖宇是在书写完一块木简,准备重新出去接水磨墨的时候发现魔师的。他转身看见了赵亮,不由本能的站直身体,抬手行了个军礼。赵亮漫不经心的回了礼,然后问道:“你们一般没问题都不会到这里来,最近是有军略考核吗?”

    “不是,这不快要出训,心里有点没底,到这里看看书,练练字,找点儿信心。”,肖宇回答道。他发现这个借口不错,爱好学习,是不会有教官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