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狗湾小说网>都市青春>重生之改天换地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继续关注教育
    在卫中华给陈康杰打过电话后的好几天,有关陈小强的调查都沒有任何的消息,陈康杰真有点点失望了,他自己认为,卫中华也许是真不打算追究调查了。

    可就在陈康杰犹豫要不要真的搞一个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两会召开前的一天晚上,他在宿舍里面看《新闻联播》,倏然新闻里播报一个内容:京城市委的陈书记被举报发现有重大问題,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与之一同接受调查的还有一位副市长已经市公安系统的两名领导。

    看到这个新闻,陈康杰笑了,就从新闻里面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判断出,这一次陈书记是沒有翻身的机会,要不然也不会说被发现有重大问題,陈康杰翘着腿躺在床上,自己暗忖,或许卫中华在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措施,那天的那个电话,只是测试一下他而已。

    陈书记这一接受组织调查,就侧面印证了在这次斗争中,赵志邦取得胜利,随着这个信息的发布,那些所谓为陈书记呐喊的支持者,也都夹着尾巴闭上了嘴,以这件案子作为标志,赵志邦的接班人地位基本上可以处在无法撼动的地步,已经不会再有人对他发起挑战和威胁了。

    陈康杰的欣慰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目的可以达到,恶人被扫除出人民公仆的队伍,而且,这也证明了历史的大趋势沒有变化,还是遵循着原來的轨迹滚滚前进。

    历史大趋势的不变,是陈康杰可以活得游刃有余的重要保障,未來的十年,他还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每年的春天,最受国人关注的政治生活就是全国两会,国家的重大方针和规划,在党代会确定之后,都是通过全国两会來详细发布和落实的,党代会的精神要落实到政策的实处,全国两会是最好的平台。

    今年的两会,国企改革是一个极为受人关注的话題,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利润薄弱的问題已经越來越凸显,大江南北的群众都在讨论这个,本届政府要解决的一个大挑战就是国企改革。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康杰参加全国两会是需要提交提案的,虽然这不是一个必须的工作,但是为了对得起这一份责任,不管多么的忙,他还是得准备一份。

    今年陈康杰准备的提案不是国企改革方面,依然是与教育相关,这是一个很适合他的身份方向,作为一个十分关心教育的人,作为一个还在接受教育的人,他关注这个方向,是很恰当的,只不过从细节來说,陈康杰这一次要建议的问題不是针对学生的,而是针对老师。

    他提出,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资源和政策來关心那些民办教师,最好是让附和条件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这样的话,不但能够保持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还能够体现对教育的最起码尊重。

    为了这个提案,陈康杰自己虽然沒有走村串寨做详细的调研,不过他委托下面的基金会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陈康杰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一直以來关注的就是教育和贫困地区,所以在接到陈康杰的委托任务之后,基金会就行动起來,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单单对民办教师的调查,他们就调查了超过两千名民办教师,当然了,陈康杰的任务不是直接下达给慈善基金会,而是委托给长江学会,再有长江学会转委托。

    通过对庞大资料的分析,陈康杰认识到,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題,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将面临着巨大的师资力量不足的严峻挑战,在教育这个领域,如果沒有了教师,特别是沒有了好的教师,那么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陈康杰在教育行业做了很大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黔州省,在整个西部地区,他捐建的学校就起码上千所,可是,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的改善硬件环境,修教学楼,修操场,修学校厕所,修阅览室等等,这些是花钱可以快速见到成效的,他们也资助了一部分教师培训,可是就软件环境來说,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参与,光靠陈康杰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社会开放的程度越來越高,那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已经在全国铺开,各地的年轻人和文化人纷纷涌向沿海,涌向城市,他们在这里打工,在这里创业,总之,只要离开农村,只要离开偏远的家乡,都能够在经济利益上赚得更多。

    就是在这种大潮大背景下,生活困顿的一些民办教师离开了他们的学生,离开了他们工作过的学校,这些老师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沒有人有资格批评他们,因为他们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当然,也还有相当多的可爱老师在高尚的坚持着。

    我们经常说“尊师重教”,重视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师长,如果老师都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那么所谓的重视教育就无从谈起。

    民办教师名义上可以算是文化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收入微薄,不足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如果和城里那些重点学校的教师來比的话,也许只有他们的七八分之一,在有些地方,一个民办教师的收入根本就不足以养家糊口,反而还得在家人的支持下,才能将工作继续下去,身份漠视,说他们是教师,可是他们沒有得到国家的承认,沒有被划入国家的教师保障计划,说他们不是教师,他们又在国家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偏远地区从事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这次陈康杰的人大代表提案,就是希望解决这两个民办教师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題,首先,他认为,从教育公平和职业公平的角度來说,这些教师应该得到一个公办的身份,我们国家的教育本來就主要是政府承办,他们沒有理由会划在圈子之外,这是不公平的,其次,就是要收入提高,就算不能一下子与城市里的那些老师收入持平,也不应该相差太多,民办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本來就已经很艰苦了,要是在收入这个问題上再拉开差距,那对他们來说是二次不公平,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