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觉得这次回家,桃儿和以往的记忆中有些不一样。虽然之前箫剑就模糊感觉到,桃儿出生的家庭应该不太一般,现在看起来,那个家族的地位可能还要更高一些。因为桃儿母女,虽然也在这座小城中和其他的边户一样辛苦的劳作谋生,但是身上总带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特别气质,和这里那些粗豪、荒蛮的边民们完全不同,或者这就是传说中经历三代才能培养出来的贵族气质吧,即使落魄,在一两代人身上还是无法轻易磨灭。

    想起来,桃儿小时候粉雕玉琢的,还真就有点像个流落在民间的公主。也许她的未来,不应该成为这小山村的农妇,最后嫁给一个粗鲁的边疆汉子终老山林,而是应该回到内地求学,过上一种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或许帝国医药学院和萧山神机阁才是她真正应该去的地方。想来,以桃儿的家族背景,进入帝国三大学校应该不是很难吧。桃儿姓江,但是对内地的情况一无所知的肖宇,完全不知道哪个州郡有姓江的望族,或许方芝作为母亲,应该已经规划好了桃儿的未来。

    转天下午,肖宇跟着桃儿去了坊亭,桃儿帮着里长整理文书,肖宇则顺便去翻阅一些新到的公文简牍。翻找木简文牍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一卷卷书册的竹简,起码也有好几斤重。虽然耗费体力,但是即使只是浏览一下这些文牍,肖宇也对帝国和绿城的情况也增加了不少了解。虽然速度有限,篆体字的识别和理解也不算容易,但是连蒙带猜,加上着前世作为工程师训练过的逻辑思维能力,肖宇从文牍的只言片语中推断出,帝国果然筹备着在定远城发动一场大战。

    这场应该规模不小的战争,现在应该还只是在初期准备阶段,积蓄军资,训练士卒,集结部队,应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肖宇判断,即使绿城开始正式的军队动员,估计也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全面开战。因为没有长途通讯手段,这种大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光是整个西北边疆的各部队动员,信使往来,民夫到位都需要最少两个月。好在敌对方的草原高胡人,即使动员速度会比夏国稍快,但是各部落都是以家庭形式散布在广袤的草原上,人员的集结,军资筹措,也需要两个月以上。

    肖宇还从关联的公文推论出,六年前的夏历82年,夏国就曾经酝酿过一次对草原的征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那次战争最终还是无声无息的流产了。那些集结在绿城的备战粮食,最终就变成了著名的82年份的老酒。

    这也证明了箫剑建议的,通过公文搜索信息的办法还是管用的。肖宇虽然没有从里坊的公文中发现元魂使的消息,但是,司寇府和司马府相关的搜查通告还是找到了不少。比如某里坊居民杀伤人命后逃入山林的海捕公文;某里坊耕牛失踪,各村里和坊市配合查找,防止有人隐匿牛只或者牛肉;某村有村民在后山失踪,怀疑有猛兽出没,需要各里坊出兵联合分片搜索的公告,等等。倒是那天听起来感觉动作颇大的搜寻元魂使的工作,并没见到任何往来公文。这事有点儿奇怪,但是也可以理解,像元魂使这种人物,一般的坊兵乡勇肯定不是对手,还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干脆不发公文也很有可能。那么,整个里坊,可能得到口头通知的,就只有里长一人了。

    万事开头难,没找到线索,肖宇也不着急,慢慢翻看文牍,倒是看见了一些其他有趣的信息。比如桃儿种植草药这件事,里坊就存放了不少相关的往来公文,有关定远城城主府推广居民种植草药的讨论,算是官府劝农的部分政策的制定过程。说是讨论,其实是几个里坊和城主府关于草药税收的讨价还价。原来,最初有村民从医药坊市得到需求消息,开始尝试种植草药,开始收益是很高的,其所在里坊就在辖区内推广种植,但是这就开始涉及到缴纳田税的问题。直接以草药缴纳田税对种植户最有利,但是传统田税都是直接按照收成比例缴纳粮食或蔬菜制品(干菜和腌菜)。那么药田的税赋,需要先卖掉草药,再去购买粮食,这里就有了不同作物买卖的价格差、收获的时间差,甚至还有贷款(粮食的借贷)周转的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交易成本很难控制。所以需要里坊代表里民和城主府进行谈判,商议实行直接以草药交纳租税的缴纳比例和相比粮食的定价问题。实际上,官方的军药坊就是收购草药的大户,所以谈判集中在草药和粮食的替代比例上。因为每年粮食价格都不同,最后的协议是由军药坊按照每年年初谈好的数量以草药替代药田租税,再和城主府以钱粮结算,药物和粮食换算比例在每年年初村民播种前厘定。从今年的谈判过程来看,因为城中种植草药的居民开始变多,城主府很可能在明年增加一定比例的药田地租必须以粮食交付,来调整城里田地种植粮食的比例。看起来,桃儿只怕明年要哭了,药材明年相对粮食估计要跌价。还有,至少在这个时期的绿城,还没有直接以金钱纳税的类似后世一条鞭法的先进税收政策。

    这些公文体现了夏国政务管理的一种方式,很多政策法规,是自下而上的推动。比如,村寨、里坊觉得种植药材很好,就会一级一级直到向城主府提出建议,希望从政策上扶持草药种植。城主府会和其他里坊商议,统筹考虑,也觉得是好事情,也就开始在城内推行。但是,不同于后世强制推动或者官府发告示表示支持,城主府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和各个里坊分别谈判药田的租税上缴折粮比例和官方的年度收购价格。这样,就在尽可能公平的情况下,推动了草药种植这件事情,也从宏观上调控了种植面积。这种方式,类似于商业上的交易谈判,城主府和药农处于同等的地位上,进行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讨价还价。这种上下交互的方式,估计就是达到魔经上提到的“尚同”的方法之一。这倒是和肖宇之前理解的,“尚同”是那种对自上而下,强行统一思想的做法有所不同,反倒是一种自下而上,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效率相对低下,但是却润物无声。

    此外,肖宇还看到关于西城外麦子收购价格的讨论公文。其中有“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的语句,看来城里似乎要建立超过3年的粮食库存储备。因为西城外新开的麦田是免税3-5年的,所以只能是官府出钱收购储存粮食。这样看起来,目前因为丰收带来的短暂粮价下跌后,粮食还是要涨价的。理论上,西城外的田地价格也要涨起来,但是明年很可能会有一场战争,战争开始前,城外的土地价格应该会下跌。无论如何,粮食肯定是要涨价的,不知道能不能借着机会赚一笔。以现在的价格,找粮商签订一个远期交货的合约,在城主府见证下签订书契,嗯,涨价后交付,先在粮食上大赚一笔,等明年战前西城外土地价格大跌的时候,再去投机土地,如果战胜,还可以再赚一把土地升值。果然哥的经济头脑啊,只是在这里翻翻公文,也可以找到一条赚钱之路。哈哈,只要够聪明,人在屋里坐,钱从天上来。

    “嗨”,桃儿的脸突然出现在眼前,鼻尖几乎贴上了肖宇的额头,肖宇吓得往后一闪,后脑勺砰地撞在了亭舍的柱子上。

    “阿剑,想什么呢,看你笑得像个二傻子?”,桃儿疑惑道。

    “人吓人,吓死人啊”,肖宇揉着后脑勺,神秘道:“想到了个发财的点子,不过可能需要点前期投入。”刚才发财大计想的太过投入,连桃儿在他眼前晃了几下手掌都没有注意到,结果被吓了一大跳。

    回家路上,桃儿听说了肖宇的发财大略,噗嗤笑了一声,用幼儿园阿姨的口气夸奖了他两句,就没了下文。肖宇沉不住气,继续追问她的看法,桃儿被逼不过,回答道:“绿城的粮食,最大的卖家就是粮商行会,最大的买家是定远军。这两家谈妥,粮食价格基本就定下来了,所以你去找粮商谈什么远期交付,他们比你更清楚粮价的走势,即使和你签约,你也拿不到理想的价格。”

    卧槽,肖宇一拍脑袋,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这在后世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自己怎么就忘记了,口中赞到:“桃儿真聪明,提早几千年就发现了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学理论。”

    桃儿听不懂他的胡说八道,接着解释道:“西城外的田地也不会跌价,如果我们大夏没有把握让战火直接燃烧在高胡人土地上,就不会发动战争,所以西城外的土地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相反,因为战争,粮价会一直增加,地价还会上涨。”

    肖宇不服气:“如果打赢了,不就有了更多的土地供应?”

    “不是的,除非夏国能在外线筑城,而且还要一口气筑好几座城,否则打下的土地总归是不够安全的。能够安心耕种的,还是只有城外现有的那些土地。所以,如果战争不是大败,这些土地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也许会略微上涨。不过,如果真有战争,明年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土地交易了。”

    肖宇服气了,看来自己在这世界,想要靠头脑赚钱也还差些火候,只能先好好当个大头兵再说。不过,有了桃儿这会挣钱的管家婆,自己的家产升值的速度应该也不会太慢,只是以后要向妹妹伸手要零花钱,似乎有点儿抹不开面子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